首页
关于
产品
返回
红色壹号
定制专区
新闻
返回
公司新闻
政经时评
党政军史
旅游文艺
军迷天地
体制内参
酒文化
返回
酒道文化
国粹非遗
医疗康养
风雅颂史
茅台行情
联系
京东商城
首页
关于
产品
返回
红色壹号
定制专区
新闻
返回
公司新闻
政经时评
党政军史
旅游文艺
军迷天地
体制内参
酒文化
返回
酒道文化
国粹非遗
医疗康养
风雅颂史
茅台行情
联系
none
酒文化
酒道文化
国粹非遗
医疗康养
风雅颂史
茅台行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酒文化
>
国粹非遗
搜索
09
2023-05
菽、粟、黍、稻、稷到底是什么?
菽在秦汉以前指大豆及豆类,而豆则是指装食物的器皿,“一箪食,一豆羹”,这里的豆就是指食具;秦汉以后,则普遍用豆来指代豆类。诗经中也有关于菽的描写:采菽采菽,筐之莒之。而关于豆的诗句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煮豆持豆萁,豆在釜中泣。”成熟丰收的大豆 粟,去壳就是现在的小米,没去壳叫谷子,由狗尾草经历漫长...
09
2023-05
毛泽东究竟读了多少古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毛泽东的诗词成就,首先得益于他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毛泽东学诗、读诗,从少年到晚年,终生不辍,累积而成中国古典诗词渊博学识底蕴。 毛泽东是农家子弟,并非出身书香门第,谈不上“家学”基础。他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接触,始于童蒙时期的六年私塾生活。私塾启蒙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06
2023-05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义薄云天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
01
2023-05
劳谦生吉:致五一
红色壹号小编首先要祝福五一劳动节还奋战在工作现场的伙伴们节日快乐,劳逸结合,开心快乐。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如何平衡分内的工作与分外的人情往来。听懂这句话的人,可能此时正在这个泥潭里苦苦挣扎,筋疲力竭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感叹劳碌命苦,当然也有人已经找到平衡之道成功上岸,在二者之间左右逢源春风得意。 事实上,但凡为这类事情...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