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酒文化
  • 09
    2023-05
    菽在秦汉以前指大豆及豆类,而豆则是指装食物的器皿,“一箪食,一豆羹”,这里的豆就是指食具;秦汉以后,则普遍用豆来指代豆类。诗经中也有关于菽的描写:采菽采菽,筐之莒之。而关于豆的诗句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煮豆持豆萁,豆在釜中泣。”成熟丰收的大豆  粟,去壳就是现在的小米,没去壳叫谷子,由狗尾草经历漫长...
  • 09
    2023-05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毛泽东的诗词成就,首先得益于他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毛泽东学诗、读诗,从少年到晚年,终生不辍,累积而成中国古典诗词渊博学识底蕴。  毛泽东是农家子弟,并非出身书香门第,谈不上“家学”基础。他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接触,始于童蒙时期的六年私塾生活。私塾启蒙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 09
    2023-05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交往起来非常愉快,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而有些人则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让我们感到不快和压抑。因此,正确地识别可交、不能交的人,是我们在人生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与好人为伍能变得纯洁善良,而与坏人为伍则会变得品性败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
  • 09
    2023-05
    自问世以来,《金瓶梅》被很多人视为洪水猛兽。没有读过的人,认为里面满篇风月,毫无价值可言。但读过它的人,便会明白字字如珠玑,段段是精妙。  鲁迅先生称它为“人情小说”,赞它“描摹世态,尽其情伪。”可见,《金瓶梅》最精彩的并非男女情事,而是对人性的描写。在书的4首开篇诗词中,就写透了酒色财气,说尽了人情百态。  酒  酒...